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产品中心

PRODUCT

电 话:0898-08980898

手 机:13877778888

联系人:xxx

E_mail:admin@Your website.com

地 址:广东省清远市

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 > 产品中心 > 第二系列

第二系列

顺昌大圣信俗文化对吴承恩版《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9-30 04:42:29 丨 浏览次数:

  

顺昌大圣信俗文化对吴承恩版《西游记》成书的影响

  福建的丹霞地貌★■◆◆、山野瀑布等都是迥然不同于江苏淮安的自然风光★★★◆■◆,吴承恩又从众多好友之中了解到福建顺昌的大圣崇拜习俗和猴神传说故事。我们有理由相信★■★■,吴承恩由此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灵感★■◆★■,因此对猴行者的形象进行加工,创作出了长篇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

  [7] 顺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顺昌县志[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815.

  正好吴国伦是兴国州(今湖北阳新县)人■◆■★★★,兴国州和蕲州荆王府两地相隔不过七十公里,故吴国伦也常常前往荆王府■◆■★,与吴承恩一道吟诗作赋。吴国伦因历任建宁同知、邵武知府,足迹遍布福建各地■★★■★◆,也熟知不少福建的习俗★■■,创作过不少风俗民情的诗。吴国伦游历过顺昌,其任邵武知府时期曾到邵武顺昌交界的七台山登高,七台山庙后有石刻《游七台山诗五首》明嘉靖丙寅春(1566年)及御选明诗卷五十九中有吴国伦《宿顺昌》诗一首★◆◆◆:★◆■★■“三舍昭阳道★★■◆,其如风雨何。白云春望合■◆◆,芳草暮寒多■◆◆◆。造次停车骑★■◆◆■,萧疏向薜萝★◆★◆◆★。山城更漏永■■★◆◆,敧枕问明河。”此时顺昌的大圣信俗发展盛大,有理由相信,吴国伦也必然感受过顺昌隆重的祭祀盛典,后将顺昌的大圣祭祀见闻及传说故事带给了吴承恩。

  [2] 王益民■★◆◆.闽北齐天大圣文化实物遗存概述[M]//王益民.大圣祖地遗产实录■■★★◆◆.福州:海峡世纪(福建)影视文化有限公司,2013:14.

  《西游记》着重描绘取经路程中孙悟空的表现■★◆■,将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及其变幻莫测的本领表现出来。很明显孙悟空身上具有动物的形态,又拥有神魔的法力■◆■★★◆,还有人类的情感,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形象。这说明吴承恩对于神猴的形象和传说一定是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经过深入了解,而且很可能是为了塑造角色将大圣家族五人的神通融合在齐天大圣一人身上。因此我们认为吴承恩在塑造孙悟空这一猴神形象过程中,一定受到过福建顺昌猴神崇拜大圣信俗的影响★■■◆■■。而吴承恩在长兴任县丞之时结交的好友徐中行、吴国伦等,很有可能就是为吴承恩带来猴神崇拜传说的人。

  [3]宋祖舜,方尚祖.天启淮安府志[M].有荀德麟等校点本.北京■■◆◆:方志出版社2009.

  [1] 高登艇,潘先龙.顺昌县志(民国版)[M].福州:海峡书局,2019:356.

  徐中行与福建可以说是关系深切★◆■★◆,前有李默两次朝堂力荐,后有两位挚友皆因不得志而远赴福建,便时常有诗歌往来,结伴游山赏水★■。徐中行创作了许多自然风光的诗歌,在《汀州府志》中就有载《秋日同宗子相游朝斗岩》及《题霹雳岩》两首诗,皆是与宗臣同行。徐中行遍历福建各地,可以说对福建民间崇猴传说和习俗可以说是有着深入了解★■,也有可能到过顺昌感受过猴神崇拜信俗活动◆◆■★★◆。因此徐中行是极有可能就是将福建的大圣信俗和传说带给吴承恩的人。

  吴承恩在取经故事的话本、杂剧基础上重新创作了长篇小说《西游记》,长达一百回,近八十万字■■★■■。据明《天启淮安府志》中记载◆★◆■■★“吴承恩,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3]吴承恩少时就读于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此时,他在《祭卮山先生文》写道自己“迂疏漫浪,不比数于时人”◆◆。吴承恩虽有才华,却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下一直不得志★■◆■★,多次参加乡试,均落第而归。直到嘉靖二十九年(1550),吴承恩47岁时才补了一个贡生。嘉靖四十五年(1566),吴承恩以63岁高龄才谋得长兴县丞的职位。吴承恩在长兴做了两年官■◆★■◆◆,至隆庆二年(1568),被诬下狱■■★◆■■,因“不谐于长官◆◆◆★■◆”“耻折腰,遂拂袖而归”。隆庆二年(1568年)◆★■■,吴承恩任蕲州(今湖北蕲春)荆王府纪善。隆庆四年(1570年),吴承恩从荆王府回乡◆■★★■★。因一生频遭挫折■■■■■★,已绝意仕途。这时吴承恩开始创作《西游记》,将白衣秀士★◆★■■“猴行者◆◆★★”保唐僧取经、“通天大圣”“齐天大圣■■★”盗仙桃盗仙丹大闹天宫的精彩传说故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运用了浪漫主义文学手法来丰富故事情节,塑造出孙悟空这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吴承恩摆脱了真人真事的束缚,取经故事里唐僧的中心地位转移到孙悟空身上■★■■★,通过神话幻想的艺术形式,表现更加广阔的现实内容,表达了对于丑恶的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4]

  顺昌县位于闽江水路上游富屯溪与金溪交汇处,自古以来是闽北地区主要的中转集散地。顺昌县在历史中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圣信俗文化,在元明时期鼎盛一时◆◆■■,此后又以顺昌为中心,向周边县市辐射。据考察至今顺昌县内尚有120余处明清时期大圣信俗活动的遗存,基本上村村都可见到大圣祭坛■◆★★、庙宇等,祭坛碑铭上面的纪年有“洪武■◆★★”“正德”等年份,历史悠久★■◆。顺昌境内宝山上宝山寺大殿◆★★■,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是全国仅见的元代全仿木砂岩石构殿堂。寺附近享堂石筑墓冢供奉着“齐天大圣★■★★◆■”和★◆★“通天大圣◆★◆★★■”。宝山上“山狸洞”的石室,有“圣见”两字刻在石室壁岩中央★◆◆。“圣见”二字之◆■★“圣★■◆”字,指猴圣,“见”通“现◆◆★★”,意为“出现”,而洞内发现有宋代瓷器碎片◆◆,可以推想顺昌在宋以前就存在大圣猴神崇拜,形成了大圣家族。此外,顺昌县岐头通天大圣坛庙中的神像★◆◆■★“白衣秀才”文士造型,是宋代文献《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早期形象信息;宝山寺双圣享堂石筑墓冢和际会齐天大圣府是元代杨景贤《西游记杂剧》齐天大圣家族文化的体现◆■★★◆。[2]这都是顺昌县早期大圣信俗活动的重要证明。顺昌县内还有66处地名与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地名相同。而当明中后期吴承恩版《西游记》出书风靡,将顺昌县的猴神崇拜输出到了全国★■■★,又反向影响了顺昌县的大圣信俗。顺昌多地仍定期举办庙会、祭典及游神等活动,其中每年农历七月十七峰岭村的齐天大圣诞辰祭典传承最为完整丰富◆★★。2011年12月,顺昌齐天大圣信俗被福建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 《弇州续稿》卷一百三十四文部《巧中奉大夫江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天目徐公墓碑》,转引自王婷.徐中行诗文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据此考证◆◆■,在明代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之前,顺昌就有了很长远的猴神崇拜历史。顺昌在明早期形成了大圣信俗文化■■★◆★■,为吴承恩塑造孙悟空形象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孙悟空形象的就是源于福建顺昌的大圣信俗。

  福建有悠久的崇猴历史★★■。猴神崇拜属于原始动物神祗崇拜的现象◆◆★◆■◆,约产生于唐宋时期,福建东南临海,西北部群山纵横◆◆★★■◆,山高林密,猿猴遍布,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对猴产生敬畏心理,民间崇拜猴神的习俗开始产生并流传。由于这些民间崇祀多属于“淫祀”之类,故古籍中不见记载。宋朝时佛教文化开始在福建的传播,使得《大唐西域记》中猴行者等形象成为佛教徒和百姓津津乐道且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与当地历史悠久的猴神崇拜习俗结合起来★◆◆★,形成了以猴神崇拜为核心、融儒释道文化为一体★◆★◆、以祭祀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民间信仰习俗★◆■◆■。在南宋时福建莆田人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中就有写到“一笔受楞严义■◆★■■★,三书赠大颠衣。取经烦猴行者■★■★,吟诗输鹤阿师。”诗句■◆◆◆★。刘克庄其人■■◆,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人。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赐进士出身,官龙图阁直学士。有《后村大全集》等著作◆◆■。刘克庄赴任建阳知县时,遍访当地众贤士,作诗写文,遍察社情民意。刘克庄曾到过大圣信俗发源地顺昌◆★★◆◆◆,有作诗云《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老子痴顽耐远游,平生腹不贮闲愁。今年天锡登高地,身在云峰最上头。★◆■★■”[1] 说明刘克庄所处时期,福建的猴神崇拜传说就已广泛流传,而顺昌县又是猴神崇拜信俗发展规模较大的地方。

  徐中行交情较深的另一位好友吴国伦又与吴承恩有着不少联系。吴国伦与徐中行二人文学交流较多,两人皆是“好客轻财■■★”,因此相交甚笃。徐中行在《沈纯甫诗序》中赞吴国伦有司马相如之才■■★★:“世有吴明卿焉,司马相如之伦也。”[10] 吴国伦诗文集中,记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平时常常共邀散步谈心■◆,饮酒作诗,遍历福建山水。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吴国伦才被朝廷起用,历任建宁同知◆★■、邵武知府。清光绪版《邵武府志》记载“吴国伦,字明卿,兴国州人,嘉靖中进士◆◆★■。以言事谪建宁同知★◆,迁邵武知府◆◆★★。时香寮贼逼郡■■,国伦勒兵备之,贼不敢犯。官至河南左参政。国伦与李攀龙◆■■◆、王世贞、徐中行◆★■■■★、宗臣★■★★★、梁有誉、谢榛有“七才子★◆★■◆◆”之目。时宗臣、徐中行先后宦闽,人以为一方星聚云。”[11]明文坛中的◆■◆★“嘉靖后七子”有三位都在福建为官过,可以说此时福建是群星汇聚。徐中行长兴结交吴承恩后,也必然会将好友宗臣、吴国伦等介绍吴承恩认识■★★★◆。当隆庆二年(1568年)◆■,吴承恩任荆王府纪善(荆王府位于今湖北蕲春县◆■★■■,纪善据《明史》的记载为正八品,其职责为“掌讽导理法■■★◆,开谕古谊■◆,及国家恩义大节◆◆■,以诏王善★◆■”,★★★“凡宗室年十岁以上,入宗学★★◆,教授与纪善为之师。■■★★★”)吴承恩在荆王府当起了老师,这里远离官场,算是偏安一隅的宁静之处。约此时,吴承恩开始构思《西游记》★■◆。

  吴承恩在长兴的两年■■■■,徐中行将其汀州仕途及友人交谈中了解到的风俗人情,悉数与吴承恩畅谈◆★。徐中行就任汀州知府时就对福建风俗有很深的了解,又与不少在福建致仕的人有交情,如后世与徐中行并称“明嘉靖后七子”的吴国伦◆★◆■◆■、宗臣等人。宗臣,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得罪权臣严嵩,被贬为福州布政使司左参议★■★◆◆。任上,倭寇来犯■◆★★■★。他率众抗击,战功显赫,嘉靖三十八年(1559)★◆■,迁福建提学副使。可惜第二年宗臣就因积劳成疾而病逝■★◆◆◆◆。福建百姓闻者无不扼腕叹息,出现■★■★★★“使者哭于台■◆■◆◆,诸司道大夫哭于其署,博士弟子哭于学,士女哭于巷”情景。[9]福州官民将宗臣的灵位供奉于府学学宫内的名宦祠内祭祀。直到万历四年(1576),徐中行升任福建参政,还与当地百姓追忆宗臣守城护民之功德★★■■★,在西门附近的乌石山择地修建宗公词,奉祀宗臣★★◆■◆。而徐中行死后◆◆★■★,闽都百姓将二人合祀,是为乌石山宗徐二公祠。

  吴承恩在长兴工作之时,结交了徐中行,据清《同治长兴县志》“名宦传”记载,吴承恩“官长兴时与邑绅徐中行最善,往还唱和……其贤于人远矣◆★★◆。”[5]被吴承恩赞誉★◆“贤于人远矣”的徐中行,长兴人,字子与。据清同治《汀州府志》记载其“嘉靖间知汀州。广冦萧五拥万众来冦,郭外男女争避入城,门者阖之★◆◆★◆■,有蹈藉死者■■。中行戒令远斥堠,亟开闉◆◆★■,身坐闉前,引絙于途★■◆■,别男女以次入。诸县令各受教饬兵登陴,贼不能破……自是冦盗解散。历官江西右布政◆◆■★★。[6]”徐中行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同榜的还有宗臣、吴国伦等人。徐中行不与权臣严嵩党人为伍,但政治才能颇受李默的青睐■■★■。李默,字时言,一字古冲,福建顺昌县高阳人[7]■◆■★★,他曾多次举荐徐中行,“太宰李公默雅能公文,拟入内阁司两制,不果。给事御史缺★■■,拟以曹郎,徙公名在第三■■,复不果”两次升迁无果★◆。[8] 在权臣严嵩把持朝政下徐中行无以施展才干,嘉靖三十六年(1557)★■◆★◆,徐中行迁为福建的汀州知府■◆,乃远离京城,远放为官。但这段经历让徐中行视野更加开阔★★★■◆,领略到了不同地域的景色风俗。徐中行在福建广泛游历交友■★,与友人诗歌唱和,对福建民间崇猴习俗的盛况有着深入了解。嘉靖四十五年(1566),徐中行一度决意不再为官,回到长兴侍奉母亲◆★◆。而这时◆★◆■,正是吴承恩赴任长兴县丞之时,二人都因当朝者昏庸而不得志,互为知己好友★■★◆■★。隆庆初年(1567)◆◆■◆◆★,吴承恩因救灾开仓放粮蒙受冤狱,徐中行为其上下奔走辩白,终营救获释。

  摘要:从现今遗存来看,福建顺昌的大圣信俗◆■★★★,源起宋元年间■◆,鼎盛于明朝,顺昌形式丰富的大圣信俗活动和民间传说★■★,早于吴承恩版《西游记》二百多年。近期根据吴承恩的好友如徐中行◆■、吴国伦等人物关系的梳理,我们认为吴承恩就是从这几位长期致仕福建的好友之处了解到顺昌悠久的大圣信俗文化,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因此将传统取经故事中猴行者的形象进行重新加工,创作出了《西游记》孙悟空形象★★■■。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客户留言|

扫码关注我们